农民安心农业生产,工人能安心做工,政府机关廉洁勤政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地区差别客观存在,不可能一刀切。以杜绝日后在发生类似的问题。
即使有时出现一定幅度的倒退都不足为怪,原因可能是某些策略不当,这在所难免。扩大内需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手段,用心无可厚非。而掌握制造业所谓‘三大环节的西方厂家坐收渔利,如何甘心?这种历史遗留的规则,在世界格局改变了的情况下,仍沿袭过去的规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危机指的是由于错误决策,将要导致潜在的难以弥补的危险时刻。我看郎教授有些言过其实。
主流经济学家们对调控问题没有起到积极的建言建策作用,这很可悲。二是 内需不足造成经济下滑。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和弱点,二者的合作和互补才能构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脊梁。
其实,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英美国有企业的数目也在增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不能搞私有化。国有资本要在这些方面发挥优势和潜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并迅速产生效果,正是因为这些投资更多地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国有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得到显著发挥。
中国移动经营的是基础电信业务,与之密切相关的下游电信增值业务,多是由民营企业提供。三、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赢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因自然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时,政府通过建立国有企业,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因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政府代表全民对资产行使权利,这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扶持国有企业,从财产归属上,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大多数国有企业是行业的骨干,但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也只能处于产业链中一个或几个关键环节中,其他环节需要有中小企业为其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对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进退,既不能逢国必反,也不能遇私就恶,而应该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共同富裕。其实,日本、韩国在二战后实施赶超战略时,国企在经济崛起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然后呢,我卖房子,房价越高呢,中国内生产总值也多,既有国内生产总值,既有经济增长速度,又有自己的零花钱,为什么不搞房地产呢?当房地产低迷的时候,为什么不支持房地产呢?想想,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地方政府,它追求两个东西,第一个经济增长,第二个就是地方财政增收。而且你不能漠视地方政府的利益,而且你漠视它,它跟你过不去。事权太多,财权太少,最终一定会导致土地财政。尽管如此,房屋价格仍远超居民收入水平,房价调控何时才能真正发挥效力,使之回归合理价位,这不仅是温总理的期望,也是国人共同的心愿。
如果硬要说房价下跌,那也只能是环比下跌,就是拿这个月房价跟上个月房价比,但要是同比,跟2011年比,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28个下跌,剩下的 42个还在上涨。地方政府不管怎么讲,它拿这个30%的钱,做事倒是挺多的,可能做了70%的事。
2010年土地出让金是2.7万亿,2011年高达3.15万亿,创历史新高。但你是把它也平均进去了,这样是跌。
笔者做了一个统计,房价里面有12项税跟50多项费,加在一起占到了房价的70%左右。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我年年这样预测,就可以吸引眼球,而且貌似站在老百姓这一边。如果你不从其它正当的途径找到钱,它只能从高房价里找到钱,问题实际上是如此的简单的。而我们对房子的拥有权最长也不过70年而已,不是永久的。美国政府给民众最低的贷款利率,鼓励他们去炒房,可是美国人为什么就不炒呢?为什么只有中国在炒房?2012年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虽然2月份房价整体仍呈上涨态势,但70个大中城市中有45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涨幅缩小 的城市个数也明显增多。
那你能想什么办法?只有卖土地了。地方政府也挺高兴,因为出让金也上升了。
就是说,你不能为调控房价而调控房价,必须在理顺分税制上,在保障房建设的种种制度的考量上做文章。市区的人呢,房价没怎么跌,你心里也挺好过的,因为你本来就有房的对不对?所以说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多年垢病的这个土地财政。因此今天你是用一个所谓打压的方式,不准那些需要买房的人买房,当然你说不准炒房,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全世界都在炒房,为什么中国不能炒呢?美国政府给民众最低的贷款利率,鼓励他们去炒房,可是人家为什么就不炒呢?因此这个问题是我们自己要检讨的,为什么只有中国在炒房?根源就在于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这叫本质分 析法,但是现在媒体中充斥的很多都是表面现象的讨论。那么你如果不让它获得利益补偿,就是房价高是地方政府,就是地方政府缺钱的产物。现在中央、地方似乎都达成了共识,说这个地方财政不能太依托于土地了,但是呢,当这种中央调控这个利剑之下,又不允许地方松绑, 地方政府又陷入了一个怪圈。你现在不卖土地了,不让用土地出让金了,你去开征房产税,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让地方政府更进一步地陷入土 地财政的窘境,就是这么简单。
过去说地方政府陷入了土地财政的漩涡里面,那下一步呢?表面上说我们要改革税制,重建财税结构,到最后呢?还是土地财政,只是换了个名义,变成了房产税。所以在中央这轮调控中,地方政府有17个城市在顶风作案,比如说上海、成都、佛山,它们总想伺机松松绑。
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讨论房价,比如说谢国忠,美国房价5年来连续下跌,日本房价低迷了近20年,中国香港房地产的熊市从1997年持续到了2003年。通州是北京市区吗?南汇是上海市区吗?东莞是广州市区吗?都不是。
比如说,2011年万科的销售量上升了41%,利润上涨了32%,就连第七名的碧桂园,它的销售量和利润也都上升 了35%。但是这样平均下来好像是跌了,政府觉得调控成功。
如果你要分析说房价为什么不降,像我这种本质分析法,就总是得罪人,大家只会说,郎教授说了,房地产价 格不会降。然后开发商也特有意思,中小型开发商被大量淘汰,大型开发商却越来越壮大。然后,假定我继续说下去,说到死,万一房价真就下去了呢?这年头有个特点,你只要说房价会降,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老百姓就说你好。房产税跟房地产没关系吗?它也是房地产的东西。
因此可以说,调 控的结果是表面上看起来皆大欢喜。你不是调控吗,怎么越调控大开发商的利润还越高呢?因此你看,大开发商也挺高兴,他们掌控了大量的资源,是真正的利益集团,而你调控的结果是他们发了。
想买房的人呢,你就到郊区去买,比如说到通州去买,通州跌了,你心里也好过一点。但是你说三环之内跌了吗?它也没怎么跌。
所以谢国忠表态,说中国房价下跌的趋势刚刚开始,被扭转的可能几乎没有,这个最近被媒体炒得很热。中国是不应该全面开征房产税的,为什么?因为从长期来看,房产税本质上是一种财产税,财产就是你自己有的东西。
标签: 特朗普入主白宫 太阳能惨不忍赌 美国SunCulture推出创新型一体化太阳能加存储设备 山西监管局积极支持指导芮城通用机场建设 光伏掘金路线图:各省市光伏“十三五”规划梳理 光伏组件成本下降 倒逼光伏企业摆脱政府补贴
评论列表
现在,希腊、意大利等国民众也上街游行,使总统、议员、各党派候选人都不太敢在缩减开支上动太多。
资金流出有助于解释中资银行今年以来贷款增速放缓的原因。
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们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我后来仔细观察日本,日本的确没有贫富分化,大学生和社长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也就几倍,从普通的大学生到社长这样的一点一点上去,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第一,过去30年保持了年均9%以上增速的中国经济,如今已经遇到成长的瓶颈,资源压力日增,环境与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原有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搞成部门利益,是低能。